优优宠物网

鳗鲡价格(鳗鲡市场行情如何人工养殖能挣钱吗)

  说起鳗鲡,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?可能在内陆地区很少有人食用过鳗鲡,但是作为一种高档的名贵特种鱼类,鳗鲡的养殖逐渐在国内兴起,随着养殖产量的提高与人工繁殖技术取得的重大进展,将来的鳗鱼产业也必将更加成熟、完善。

  这里所说的鳗鲡,是指鳗鲡目-鳗鲡科-鳗鲡属的鱼类,全世界有16个种和3个亚种,都是降河洄游性鱼类(雌雄亲鱼性成熟后在海水中产卵,幼鱼在长到一定规格后重新返回淡水,完成生长和肥育)。我国本土产的有4种鳗鲡,分别为日本鳗鲡( Anguilla japonica) 、 双色鳗鲡( Anguilla bicolor) 和云纹鳗鲡( Anguilla nebulosa labiata) 和花鳗鲡( Anguilla marmorata) 。

  ▼▼▼花鳗鲡,下图为江西省德兴市万乡村鳗鱼养殖户收获的商品鳗

  花鳗鲡

  我国人工养殖的鳗鲡品种有日本鳗鲡、欧洲鳗鲡、美洲鳗鲡和花鳗鲡,其中,日本鳗鲡养殖最多,产量最大,而花鳗鲡的养殖规模有扩大之势,但其生物学习性知之甚少,且很难获得纯正的苗种,至于澳洲鳗鲡和马来鳗鲡则少有养殖成功的经验。

  牧海在这里就以日本鳗鲡为对象,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鳗鲡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人工养殖现状。

  日本鳗鲡的生物学特性

  日本鳗鲡(Anguilla Japonica),俗名河鳗、白鳝,分布于马来半岛、朝鲜、日本和我国沿岸多种水域。以前,在我国以广东、福建、浙江、江苏的产量较多。

  

  日本鳗鲡

  每年秋季,达到性成熟的日本鳗鲡(雄鱼3~11龄,雌鱼4~11龄)体形和体色发生变异(眼睛变大,胸鳍加宽,腹部变成银白色,有人称之为银鳗),顺水降河入海,洄游数千公里的路程,到深海中繁殖。日本鳗鲡的繁殖场在水下400~500米的地方,其产卵水温16~17℃,盐度35,一般每尾雌鱼产卵700万~1300万粒,之后,亲鱼全部死亡。

  日本鳗鲡的受精卵在海水的中层孵化,孵化期约10天,孵出的仔鱼全长约6毫米。之后,仔鱼逐渐上升至海水表层,身体扁平透明,外形近似柳叶(称为柳叶鳗),随波逐流,柳叶鳗在海上营漂浮生活,后期会发育为玻璃鳗。

  柳叶鳗

  近1龄时,体长达6厘米,开始向近海河流漂移,在接近海岸时,身体变成细长形,进入鳗苗阶段,营底栖生活,逆水而上,进入河口,此时体色加深,鳗苗由白仔鳗转变为黑仔鳗。在黑仔鳗中,雄鱼多在江河口地带留居,雌鱼继续上游,深入江河湖泊定居。在淡水生长期间,鳗鲡腹部呈黄色,有人称之为黄鳗。

  ▼▼▼从玻璃鳗到黑仔鳗

  鳗鲡能栖息于多种环境,它适应性强,能够利用皮肤呼吸,对水质和溶解氧要求较低,但对水温剧变敏感,摄食生长的适宜水温是14~28℃,最适水温是24~26℃;水中溶解氧低于0.7毫克/升时,开始浮头,一般来说,养殖池塘的溶氧量(5mg/L左右)完全能够满足日本鳗的生存需求。

  鳗鲡喜弱光,喜流水,也喜欢群居。在淡水中,鳗鲡白天穴居石头缝中,晚上外出摄食,主要靠侧线和嗅觉捕食,如果食物短缺或环境不适时,鳗鲡会在夜间迁移,甚至越过潮湿的草地,另选栖息水域。

  日本鳗的生长繁殖:是世界性难题,同时也是鳗鱼产业的发展瓶颈

  鳗鲡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,非常贪食,饥饿时,会发生大吃小现象。鳗鲡生长不快,一般野生的鳗鲡3~4年才达200克,人工饲养条件下,生长速度明显加快,从鳗苗到上市(400克以上),池塘养殖为2年,温流水养殖需1年多。

  鳗鲡在淡水中不能成熟繁殖,目前,人们对其深海的繁殖习性也是知之甚少,因而,鳗鲡的人工繁殖至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。在人工环境中孵出的仔鱼仅能存活数天至一个月。所以,目前养殖所需鳗苗完全依靠野外(主要是河口地区)捕捉。

  20 世纪 80 年代后,伴随着养鳗业迅速发展,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鳗鲡养殖产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。2016年我国大陆地区鳗鲡养殖产量为24.48万吨,占世界鳗鲡养殖产量的70%;同年,我国出口鳗鱼4.26万吨,创汇约9.13亿美元,相当于均价14万元/吨,是单一农产品中创汇最多的品种之一(数据来自中国水产频道)。

  但是养殖所需的苗种全部依靠天然捕捞,鳗苗苗种的短缺限制了鳗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。可以说,鳗鲡的人工繁育是制约该产业快速发展的最关键环节。

  日本科研工作者在 1973 年首次对日本鳗鲡的催产获得成功,孵化出一批仔鳗,但是只能存活120 个小时,到1998 年报道存活最长已达24 天,但是仍没有成功过渡到柳叶鳗阶段。我国也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对日本鳗鲡的人工繁殖进行了研究,孵化出的仔鳗存活了140 个小时,到 1979 年存活时间延到 19 天。

  2003 年日本水产研究所在全球首次人工培育出日本鳗鲡白仔鳗苗种,体长达到 52.6mm,后来又报道日本人工繁殖的第 2 代苗种生长顺利。 这是现阶段鳗鲡人工繁殖技术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。随着我国鳗鲡繁殖技术不断取得进展,将来也有望解决日本鳗鲡的全人工养殖,届时我国的鳗鱼产业才能“更上一层楼”!

  日本鳗的养殖特点与现状

  鳗鲡肉味鲜美、营养丰富,是名贵淡水鱼类。鳗鲡饲养容易,产量高,特别适合集约化养殖,自20世纪80年代在广东试养成功以后,我国的养鳗业迅速产业化,烤鳗出口是很多地区的重要创汇产业。

 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鳗鲡生产国,全国共有鳗鲡养殖场1700~1800个,养殖面积约10万亩,年产量约13万吨,年苗种需求量100吨以上。但由于人工养殖所需的鳗苗完全依赖从野外捕捉,靠天吃饭,产量忽高忽低,致使价格极不稳定(有的年份一尾鳗苗的价格接近20元),苗种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例明显偏高,这对养鳗业影响很大。

  因此,对鳗鲡产业来说,控制了苗种就等于控制了产业的命脉。

  野生鳗苗的采集与捕捉

  在海水中生活了将近1年的柳叶鳗,来到河口地带,变态发育为白仔鳗,身体细长透明,昼伏夜出,逐渐聚集,环境条件合适时,白仔鳗集中进入河口,形成鳗苗汛期。

  鳗苗汛期的规律是南早北晚,时间从每年的1月到6月。例如,广东1~3月为盛期,钱塘江3月为旺期,苏北的旺发期多在4月。鳗苗汛期发生的最适水温为12~14℃,一般在日落后1~2小时最多;潮水高和淡水量大时苗多。过去在鳗苗盛期,一个采捕点一夜能捕捉10~100千克。

  鳗苗的捕捉可采用多种方法,早期苗大而壮,晚期苗小而弱。一般说来,优质鳗苗身体透明,大小一致,活泼健壮,逆水性强,每公斤有6000~7000尾;而劣质鳗苗身体混浊,消瘦细长,头大尾小,大小不一致,逆水性差,每公斤有7000~8500尾。

  白仔鳗捕获后,应放在网箱或小水泥池暂养几天。鳗苗暂养有两个好处,一是逐步淡化,有利于鳗苗适应淡水生活;二是促使鳗苗体内的食物充分吸收并排去粪便,提高运输成活率。

  经过暂养后的鳗苗即可进行运输。通常采用尼龙塑料袋充氧运输和鳗箱淋水运输两种方法,一般在1天内运输成活率能达到95%以上。

  养殖日本鳗鲡的注意事项:

  首先就是日本鳗鲡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选择淡化后的鳗苗,这一点和南美白对虾一样,在幼苗阶段必须要淡化后才能适应淡水的环境。

  其次,还要注意鳗鲡苗种的质量与种类,目前我国有多种鳗鲡苗种供应,它们对养殖环境的要求并不一样。一般来说欧洲鳗鲡的适应性差、生长慢、病害多,鳗苗价格相对便宜,养殖性状根本比不过日本鳗鲡,因此在选择苗种时要考虑到这一点。

  最后,还要对鳗苗进行驯食。

  鳗苗入池的前4天,在全池内均匀投喂活水蚤或水蚯蚓、丰年虾(丰年虾我在之前专门介绍过,感兴趣的更有可以参考一下),从第5天开始驯食,在这个过程中幼苗主要实现三个转变:由夜间摄食转变为白天摄食,由分散摄食转变为集中摄食,由摄食鲜活饵料转变为摄食配合饵料,这三个转变都是通过缓慢过渡的方法来逐步实现的。